数学科学学院"数韵启思,途寻文光"中华文化探索团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04 浏览次数: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论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72日至3日,数学科学学院"数韵启思,途寻文光"中华文化探索团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多元形式让同学们沉浸式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

72日,团队在知行楼A515室开展相关培训,邀请数学科学学院包丽平老师作《数学文化》专题讲座。包丽平老师给学生深入讲解了数学文化的概念,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数学文化是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还帮助学生梳理了数学与科技创新的内在联系等,为后续数学文化宣讲活动奠定理论基础。

73日上午,团队抵达通辽市新城实验小学。首场宣讲由23数学1班格根塔娜以“概率论的起源与发展”为主题,通过“掷骰子猜点数”“三门游戏”等互动游戏,带领30余名学生理解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第二场宣讲由23数学2班段杰浩以《第一位菲尔兹奖女性得主:玛利亚姆·米尔扎哈尼》为题,讲述这位伊朗数学家突破性别与地域限制的故事接着团队设计两项游戏任务:一是“光盘穿越小孔”——引导孩子们用几何知识解决生活难题;二是“A4纸无限剪裁”——通过拓扑学原理实现“人体穿越”。孩子们分组合作、反复尝试,在试错中体会数学的奇妙。第三场宣讲由23数学1班宋春秀赵紫雨结合二维码“容错数学”原理,讲解手机扫码背后的纠错机制,让抽象概念变得生动可感。活动尾声,团队带领孩子们用折纸创作数学模型,同学们进行才艺展示,还进行颁奖仪式给表现优异的同学送上礼品

此次实践是数学科学学院“三下乡”活动的一次创新探索,既展现了数学文化的独特魅力,更彰显了新时代青年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责任担当。未来,团队将深化与中小学、社区的合作,让数学文化在广袤北疆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