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民族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版权所有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霍林河大街西536号 电话:0475-0000000 邮编:028000 邮箱:math@imun.edu.cn
发布时间:2024-07-12
浏览次数:
次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青年节对全国广大青年寄语精神,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7月10日至11日,数学科学学院“传承中华文化 共筑时代华章”中华文化传承团先后赴通辽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通辽市博物馆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由辅导员格日勒图老师带队。
7月10日上午,实践团在内蒙古民族大学知行楼A515室集中学习了习近平文化思想,随后就此次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详细安排。
7月10日下午,实践团在格日勒图老师的带领下来到通辽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进行调研学习。活动中,首先由通辽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徐书彦从各类非遗项目展示展演活动、田野调查、专题研讨、开展培训等方面,向实践团详细介绍了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开展情况。随后,徐书彦主任带领实践团参观了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文化长廊,使实践团成员们更直观地了解了通辽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情况,让大家深刻领略到了非遗特有的文化魅力。最后,实践团在通辽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采访了葫芦烙画雕刻艺术项目市级传承人张鸿昌老师。采访中,张老师向实践团详细介绍了葫芦烙画的制作过程以及这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传承情况,并表示葫芦烙画雕刻艺术不仅是一种文化遗产,更是我们精神财富和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介绍,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也意识到了作为新时代青年所肩负的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重任。
博物馆承载的是历史记忆,传承的是绵长文脉。7月月11日上午,实践团来到通辽市博物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有序参观了博物馆的各个展区。博物馆内,陈列着各式各样的文物,从古老的青铜器到精美的陶瓷,从历史的画卷到生动的民俗场景,无不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实践团成员们用心聆听讲解,用手触摸历史,用眼睛记录着每一个精彩的瞬间。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一段历史,散发着中华传统文化独有的光辉。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们收获颇多。不仅更深层次的了解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也懂得了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实践团成员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更加坚定文化自信,积极投身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中去,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