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民族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版权所有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霍林河大街西536号 电话:0475-0000000 邮编:028000 邮箱:math@imun.edu.cn
发布时间:2025-10-21
浏览次数:
次
2025年10月19日,内蒙古民族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核耀星辰”宣讲团联合通辽市科学技术馆、时雨研学营共同开展了“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活动。此次活动通过科普讲解、人物故事分享与手工创作相结合的形式,将历史与鲜活的实践体验相融合,为60余名学生和家长打造了一场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精神洗礼。
活动开场,宣讲团成员朱佳轩带领学生们沉浸式“穿越”到“两弹一星”研制的关键时期。从1964年10月16日,中国在新疆罗布泊核试验场成功爆炸了首颗原子弹,到1970年“东方红一号”卫星奏响太空乐章,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到老一辈科研工作者在物资匮乏、技术受限的困境中,如何凭借“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攻克难关,也让“两弹一星”不再是课本上的文字,而是变得可感、可触。
接下来,宣讲员讲解了“两弹元勋”钱学森毅然放弃美国优渥的科研条件和生活待遇,历经五年艰难的归国路;邓稼先隐姓埋名28年,在荒漠戈壁中主持原子弹、氢弹研制,因核辐射损害健康却始终坚守岗位的事迹。“原来我们国家的航天事业是这样一步步走过来的,他们真的太伟大了”,一名参与活动的孩子在听完后这样说。
最后进行了航天主题涂画书签创作环节。宣讲团成员提前准备了印有火箭、卫星、地球等图案的空白书签,孩子们拿起彩笔,发挥想象为书签涂色:有的给火箭涂上“中国红”,有的在卫星旁画上闪烁的星星,还有的在书签背面写下“向英雄致敬”的字样。
此次活动是“核耀星辰”宣讲团整合社会科普资源、创新爱国主义教育形式的新探索。未来,宣讲团将继续开展更多创新宣讲活动,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让孩子们将“两弹一星”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科技报国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

